台中市和平區是一個很特別的地理區域,
除了是台中市29區裡面積最大的一區,而且位於比較邊陲的山區地帶,很特別的與五個縣市接壤,
區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泰雅族為主,所以區內仍保有些許泰雅族的建築、文化等相關事物。
恰逢原流新創聚落舉辦了一場『跟著飛鼠去旅行-部落尋音之旅-裡冷部落』台中原民體驗一日遊的活動,
讓我們可以遠離都市塵囂,來到這山明水秀的部落,來一趟慢活之旅!
來到裡冷部落,當然要先了解,一直以來居住此地的居民-泰雅族人的概況,
主辦單位有特別安排夥伴為我們介紹,讓我們這些都市來的,也可以先了解一下泰雅族在此地的生活。
泰雅族的文化中,尤以口簧琴的使用最有名。
國寶級口簧琴大師鄭保雄老師,於年輕的時候,看到耆老吹口簧琴,
內心有所觸動,便發願要把口簧琴文化傳承下去。
而後成立握著工藝坊,並於2013年研發『撥式口簧琴』,用更簡易的方法製作口簧琴,希望族人能夠更容易的認識自己的文化,以利傳承。
鄭保雄老師的女兒鄭汝芝老師,過去長期跟在父親身邊學習,不僅堅持傳承父親的口簧琴製作技藝和教學,更致力進修泰雅族文化及學習快要失傳的織布工藝和籐籃編織。
除了讓泰雅族人可以更了解這份文化技藝外,也希望不分族群,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更加認識這深具歷史的口簧琴文化。
工藝坊的門口邊,特別設立說明,讓來到這的遊客,可以更了解口簧琴的文化,還有相關製作步驟。
另外還有不少泰雅族的手工藝品以及紡織作品。
工藝坊的教室內,有著各式的口簧琴介紹,剛好解答我的疑慮,原來口簧琴的簧片,不見得只有單簧而已。
牆上另外來留下過去鄭保雄老師製作、演奏口簧琴的資料與照片
鄭汝芝老師先介紹口簧琴文化與品項,還解釋竹子要怎麼挑
工藝坊提供的口簧琴體驗工具包,裡面有口簧琴本體,跟兩條拉繩,
還特別幫我們準備了刨刀與簡易工作台(左撇子的朋友要告知老師換成左手用的工作台喔!)
注意要將刻有『Men』三個英文字母的方向朝上,
Men就代表用手製作的意思
為了避免受傷,老師特別題興拇指要頂住口簧琴底端,
並且清楚的解釋如何利用刨刀將簧片越刨越薄!
自己動手做過之後,
若不確定厚薄是否可以,就可以請老師來檢查一下,老師也會熱心的協助修整完成!
簧片刨好之後,將工具包裡的兩條拉繩穿過口簧琴上下事先挖好的孔。
這樣屬於自己的口簧琴,就大功告成囉
在實際使用自己的口簧琴演奏之前,
老師先教我們要怎麼拉繩子跟怎麼擺?
另外老師也仔細的教了,該怎麼樣發聲。
看著鄭汝芝老師示範操作,覺得不難啊,
好像就拉著兩邊的繩子就好了啊
事情果真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,
如果不是按照老師教的手勢,口簧琴根本沒辦法固定,拉了就跑,更何況要發出聲響!
在老師一個一個的調整之後,學員都可以演奏自己的口簧琴了,而且也學會,泰雅族人是怎麼透過口簧琴傳遞訊息的。
先人透過這樣的工具,用來傳遞訊息,就好像加了密碼的電報一樣,實在太有智慧了。
口簧琴畢竟要出力把簧片刨到一個薄度,著實也花了點力氣,正好時間也是正午十分,我們也都餓了。
說是露營區,從門口看進去比較像是高管退休後的招待所
環境看著清幽,各式的植栽種植在園區各個角落。
園區內生意盎然,生態豐富,可惜我們錯過了櫻花季
還有黑冠麻鷺築巢育雛,常常會飛下來在林間覓食,一點也不怕人。
緊鄰百香果棚架的旁邊,
營區主人搭了棚子,裡頭就是我們用餐的空間,四面通風,多棒啊
前菜是內容豐富的蔬果沙拉跟主人家自己製作的麵包
滿滿的生菜、豆苗,還有蕃茄、火龍果,
醬汁非常特別,是自製的優格醬,裡面還加入了茂谷的手打醬汁!
難怪那個酸,會酸中帶甜,是讓人很舒服的酸,而且吃了胃口大開
飲料也是自製的洛神花茶,不像一般販賣的洛神花茶會加入仙楂或烏梅,
天然的酸味,帶出來的是自動分泌唾液的潤喉感受。
麵包最上層的起司烤的剛剛好,越嚼越香
主菜醬燒豬肉,有點類似薑汁豬肉的作法,
豬肉煨煮的火侯剛好,肉質不柴,吸飽了醬汁,搭配高麗菜絲一起吃,很搭呢。
配菜的蕃茄、紅蘿蔔、香菇、過貓,都不是什麼特別的菜,
但是也沒有經過很繁瑣的調味,吃到的都是食材的原味
食材真的只要新鮮,不需要過多的調味,稍稍的燙過、烤過,
本身帶出來的酸甜,就能滿足味蕾
而且,在一個沒有窗戶,四面看出處都是山與植物的環境用餐,
我想,應該不會有人在這時候會煞風景的喊出:給我XX辣椒醬吧
用完午餐,主辦單位安排了另一場DIY的活動,
自己製作個人的植栽
老師教我們先拿取自己所需的苔球
然後把我們的植栽根部用苔球包住
再用繩子將苔球稍稍捆住不散開,這樣就完成囉
我選的是兔腳蕨,
為了怕我粗手粗腳把根給弄斷了,先請老師幫我稍作固定
細繩稍微捆綁一下,這樣子根部就不會亂跑了。
再來準備包苔球了
ㄟ,包的有點醜,
老師說根部要有部份留在苔球外面,所以個人設計了這樣的造型,哈哈
而且老師很好的給我們一塊木頭橫切面,可以讓植栽擺在上面,好有FU喔
拿到角落拍一張,意境真美,回去我要放客廳
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植栽之後,還有下午茶可以享用,這也太好了吧
我盛了滿滿一晚的白木耳露,再拿一塊小蛋糕跟一片杏仁瓦片就好,畢竟午餐才吃完沒多久
我們一夥人,互相觀摩對方的植栽,天南地北的聊,轉眼也下午四點了。
今天這一趟原民體驗,來到裡冷部落,真是讓人覺得舒心。
頂著蔚藍的天空,順著清澈的潺潺溪流,先到了握著工藝坊,
做了自己的口簧琴,了解了泰雅族的文化與口簧琴的歷史淵源。
然後到了里浪露營區,
在綠意盎然的環境裡用餐,
享受著徐徐威風,配著大家東聊西扯的談天,
做了自己的植栽,又吃了豐盛的下午茶。
沒有人急著走,沒有人手機響不停,
時間在這塊地方,似乎走得很慢,似乎與外界隔絕,
進入裡冷部落時,看著裡冷橋下有人在玩水,好像很好玩,
下次我也想帶著家人,來裡冷部落走走,不用趕時間,看看泰雅族的文化,在部落裡走走,看著豐富的生態,或是找個地方喝咖啡,人生還有什麼比這還舒服?
廠商資訊:
原流新創聚落
官網:https://ipd-llyungstartup.tw/
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lyungStartupCluster
Line@:https://lin.ee/kAZTXFs
Google商家:原流新創聚落 Llyung Startup Cluster
握著工藝坊:
台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一段裡冷巷49-1號